Back To List

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時代交匯中的優雅對話

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到底有什麼差別?或許我們曾經在美術課聽過老師介紹,但這兩個詞實在是長得太像了,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聽過就忘了吧!那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複習一下,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在時間、風格和本質上的差異吧~

 

以時間範疇論,現代藝術(Modern Art)通常指的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藝術。是以印象派為現代藝術的先鋒,轉向現代主義的過程。後期更有立體派、表現主義、未來主義等較為抽象的風格出現。現代藝術主要聚焦於個人的感受、內心世界,以及對自然、人類生活的詮釋。藝術家在這個時期探索了對象的不同視角,透過色彩、形式和筆觸的創新來表達內在的情感和思想,且回應了追求比例勻稱、結構單純及均衡的古典主義。古典主義藝術家常透過繪畫和雕塑來宣揚宗教、詮釋神話,或者頌揚人類的形態。然而,現代藝術家更傾向於透過作品來表達個人觀點。有些藝術家以他們的作品探討世界重大事件和當時的政治議題,而其他則用畫筆呈現當代社會的現象。在許多現代藝術家的作品中,創作靈感常源於眼前的現實,而非深究過去的歷史。我們所熟悉的莫內、畢卡索、馬蒂斯、梵谷等等都是在現代藝術時期展露頭角的藝術家。

 

  

莫內 Claude Monet《印象.日出 impression, soleil levant》1872  。 圖片來源:La Galerne

 

畢卡索 Pablo Picasso《亞維農的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1907。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Wikipedia

 

巴拉 Giacomo Balla《拴著皮帶的狗的動力 Dynamism of a Dog on a Leash》 1912。圖片來源:SARTLE

 

達利 Salvador Dali《記憶的堅持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1931。圖片來源:LaVie

 

杜象 Marcel Duchamp下樓的裸女 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1912。圖片來源:I-MEDIA

 

杜象 Marcel Duchamp《泉 Fountain》1917。圖片來源:Schiavinotto Giuseppe
 

而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指的是從1960年代的普普藝術直至現在。這個時期象徵了藝術的多元化和後現代主義的興起,主題包括概念藝術、後現代主義、行為藝術、多媒體藝術等。當代藝術更加關注社會、政治、性別、種族等議題。藝術家通過他們的作品呈現對當代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評,並嘗試挑戰主流價值觀。像是開啟當代藝術的「普普藝術」,就是安迪・沃荷試圖推翻抽象表現主義、反抗當時的權威文化和架上藝術所開創的風格,不但具有對傳統學院派的反抗,也同時具有否定現代主義藝術的成份。使用商品、商標、海報和新聞照片等主題的反覆出現,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是現代藝術末期「達達主義」的再延伸。

 

安迪・沃荷 Andy Warhol沃荷式的夢露 Monroe in Warhol style》 1964。圖片來源:視覺素養學習網

 

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 《Pumpkin (1992)》1992。圖片來源:Artsy

在媒介和技術方面,現代藝術家常使用傳統的繪畫和雕塑技法,並在其中加入現代思維和風格。這個時期也見證了攝影的崛起,成為藝術家表達的一種媒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更加多樣化,可以運用各種媒體和技術,從數位藝術到虛擬現實,從行為藝術到社會互動,幾乎沒有限制。

 

曼・雷 Man Ray 《安格爾的小提琴 Ingres’ Violin》1924。圖片來源:wordpress.com

 

瑪莉娜及烏雷 Marina Abramović and ULAY《能量 Rest Energy1980。圖片來源:MoMA

 

儘管存在這些明顯的差異,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仍然有著深刻的聯繫和互動。現代藝術的實驗性和創新為當代藝術提供了基礎,而當代藝術的多元性和社會性則將藝術推向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這種聯繫使得藝術家能夠在傳承傳統的同時,探索著新的創意和可能性。

 

參考資料:

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72

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44

https://danslegris.com/zh/blogs/journal/modern-art-defin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6iVYWqE50A&t=238s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波普藝術

https://sono1215.pixnet.net/blog/post/250500038

 

撰文 / ChatGPT

文編 / 林芷瀅

 

 

TOP